一,目标和方向
中国的室内设计就目前来讲仅仅是刚刚开始,对于我们来说,明确方向和明确我们怎么走,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对尤其重要。在艺术和设计领域,设计创新和多元文化融合不是新课题,但是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也造成目前我们国内设计行业的一哄而起的局面。因此,如何熟悉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创新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二,借鉴 吸收 融合 =发展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直在进行多元化的融合,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 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中国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我们不要老是强调欧洲和美国的建筑,不要老是看着他们的设计模式和设计者的名字,国外的也有不足之处,借鉴适合于自己的,不要照抄不适合于自己的 大多时候外国人做的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如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的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依山就势建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建起的生土建筑/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和室内环境。欧美国家、亚非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环境艺术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
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区域性与民族性环境艺术。在当今世界里,环境艺术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吸取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设计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三,设计创新需要综合提高
室内设计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实际上我们国内设计师从来都不缺设计创新。西方人是靠技术,东方人靠智慧,如果放开了所有的附加值和参考值以后,单纯评设计创新的情况下,中国人所做的设计项目设计创新及创意一向不差,但是工业水准跟西方的差距太大,所以导致品质上面的距离。我们经常会遭遇这个问题,在中国设计师是没有安全感的,工业产品品质和施工品质的差距让我们很无奈,不知道这个灯光会出来什么效果,不知道这块玻璃会不会装歪掉,所有这些东西都必须去担心,要承担品质上的压力。你有构想以后你不光要去设想它如何实现,还要去做一个技术指导,还要亲历亲为地去检查细节。这些东西是不是应该做?应该做,但是它不该占用这么长时间。这个是责任范围,应该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占用了你绝大多数的时间你就会崩溃了。
我们现在的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个世界大师,那我们这一代人就要做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积极地探索和努力,甚至是几代人地探索都是应该的。我们已经有5000年的文明和历史,我们还可以继续再做。即使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没有完成都没有关系,我们在思考,起码我们在做,这就够了。